數字產業新動能持續積聚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數字產業完成業務收入35萬億元,同比增長5.5%﹔實現利潤總額2.7萬億元,同比增長3.5%。專家認為,數字產業新動能新優勢仍將持續積聚,為穩定經濟增長、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賦能千行百業貢獻更多力量。
數據顯示,2024年,數字產業重點監測的核心指標中九成以上實現同比提升。數字產業直接從業人員數達2060萬人,與上年基本持平。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信息化與軟件產業研究所副所長高嬰勱分析,多年來,從中央到地方持續大力布局集成電路、通信設備、新型顯示等數字產業重點領域,通過規劃引導、企業培育、產業鏈布局、資金支持等方式,為數字產業發展保駕護航。5G、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領域關鍵技術不斷突破創新,並通過多元化商業模式和應用落地,促進產業要素融合、鏈條延伸、業態裂變、價值重構,為數字產業創造更多發展空間。
賽智產業研究院院長趙剛認為,海外市場拓展和數字基礎設施投資也拉動了數字產業增長。全球市場對我國數字產品需求依然較旺盛,帶動2024年電子IM电竞信息制造業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6.4%。截至2024年末,全國光纜線路總長度達7288萬公裡,累計建成5G基站425.1萬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既拉動了數字技術產品落地應用,也為數字服務提供高效支撐,促進了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數字服務業發展。
“隨著數字化轉型加速,各行各業對數字技術需求日益增長,政府、企業、個人等多元主體對數字服務需求不斷攀升,推動數字產業規模持續擴大。”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說。
人工智能熱度持續高漲,全球對於數據中心的需求也激增。浪潮通信信息海外營銷部副總經理張博藝告訴記者,今年前2個月,公司海外業務營收比去年同期增長3倍多。數據中心業務已成為公司海外業務增長的“第二曲線”。
今年初,字節跳動發布的豆包大模型1.5,綜合能力較以往顯著增強,已在金融、零售、教育、汽車等行業廣泛應用。
人工智能技術引領產業整體升級,是當前數字產業發展的一大亮點。趙剛表示,今年以來,基礎大模型、推理模型、智能體、具身智能等人工智能技術加快迭代,不斷培育智能芯片、智能硬件、智能軟件生態、模型即服務等新業態。
“‘人工智能+’帶動數字產業創新提速,與人工智能發展和應用相關的AI芯片、智能感知、先進計算、未來網絡、數據標注與分析、智能語音識別等技術和產業迎來新一輪創新高潮。”高嬰勱說。
當前,“兩重”“兩新”政策拉動疊加全球市場需求復蘇,帶動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保持較高投融資熱度。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取得積極進展,大模型商業化發展加速,人工智能在金融政務、醫療服務、生產制造等領域加快融合應用。“人工智能+智能硬件”開啟新一輪消費空間,AI手機出貨量佔比快速提升等,為數字產業發展注入活力。
數據顯示,2024年,電子信息制造業全面回升向好。規模以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8%,較上年提高8.4個百分點。消費電子市場全面回暖,拉動我國手機、微型計算機和彩電產量同比增長7.8%、2.7%和4.6%。在人工智能、雲平台等新興業務拉動下,軟件業完成業務收入13.7萬億元,同比增長10%。
趙剛分析,電子信息制造業的亮點在集成電路和智能硬件。電子商務服務業的亮點在直播電商行業。2024年,我國直播電商行業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帶動電子商務新興市場增長。
高嬰勱認為,通信設備、新型顯示、智能硬件等數字產業重點領域蓬勃發展,產業鏈條持續延伸拓展,部分領域形成具有影響力的大企業,部分技術產品打破國外壟斷。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興數字產業正步入新一輪創新發展期,在新技術催化下加速迭代升級,創造出更多滿足數字化發展需求的新產品、新服務。
對於數字產業發展,朱克力建議構建“三位一體”政策體系,強化基礎研究支撐,加大對數學、算法、芯片等基礎領域投入,建立產學研用協同攻關機制﹔優化政策工具組合,在專項扶持資金、稅收優惠等基礎上,探索數據資產証券化等金融創新﹔深化融合應用場景,建立跨行業數字化轉型標准體系,推動數字孿生、元宇宙等技術在新質生產力培育中的應用。
據了解,工信部將加快研究出台促進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文件,加大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加強數字產業運行監測,強化產業政策、金融政策等銜接落實,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記者 黃鑫)
人民網北京4月4日電 (記者孫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等有關法律法規,4月4日,商務部會同海IM电竞關總署發布關於對釤、釓、鋱、鏑、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並於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此次中國政府依法對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
人民網北京4月4日電 (記者孫陽)今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對其出口兩用物項。這些實體存在可能危害中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行為,任何出口經營者不得違反上述規定。…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版權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