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婿被拘妻侄辞职女儿被边缘化刘长乐家族彻底退出凤凰卫视
1995年,出生在上海的播音员刘长乐,已经离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七年。从广播电台到石油贸易,对于想要创办"环球华人卫视"的刘长乐来说,资金只是基础,最关键的是获取卫星转发器的租赁权。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当时,传媒大亨默多克收购的STAR TV在中国市场举步维艰,这给了刘长乐一个绝佳的机会。他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商务考察,带着默多克走访北京的大街小巷,领略中国经济腾飞的活力。
在这次长达数日的考察中,刘长乐有急于谈判,而是让默多克亲身感受中国市场的潜力。直到行程接近尾声,他在颐和园昆明湖上的一艘游船上,提出了合作方案。夕阳西下,湖面金光粼粼,两位传媒人达成了一个划时代的协议:双方各占45%股份,成立凤凰卫视,剩余10%由央视在香港的公司持有。
1996年3月31日,凤凰卫视正式开播。这一天,注定被写入中国传媒史。刘长乐带领着一群年轻的新闻人,开始了他们的传媒梦想。张铁林、许戈辉、陈鲁豫、窦文涛等人的加入,为这个新生的电视台注入了鲜活的血液。
创业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开播五个月后的一天,刘长乐在香港皇朝会所召开战略管理会议时,提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目标:三年内实现收支平衡,第四年上市。
刘长乐的"疯狂"背后是务实的态度和超强的执行力。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凤凰卫视的每一位员工都身兼数职。他们不分昼夜地工作,创意、撰稿、剪辑、播音,样样都做。
在这种拼搏精神下,凤凰卫视推出了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节目。这支年轻的团队用实际行动证明,刘长乐的"疯狂目标"并非痴人说梦。到了2000年6月,凤凰卫视不仅实现了盈利,还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从1995年的密谈,到2000年的上市,短短五年时间,刘长乐带领凤凰卫视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
进入新千禧年后,凤凰卫视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凤凰卫视最引以为傲的,是它培养出了一批极具个性的主持人。以《鲁豫有约》为代表的王牌节目,不仅在收视率上创造佳绩,更引领了一种全新的访谈文化。节目开播之初,陈鲁豫就以其独特的访谈风格吸引了众多观众,而节目也很快被全国二十多家电视台争相转播。到了2008年,这档节目更是以2000多万元的价格,被湖南卫视买断播出权。
商业上的成功并未让刘长乐迷失方向。当《鲁豫有约》在湖南卫视播出后,逐渐增多的娱乐明星采访让他感到担忧。作为一个始终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传媒人,他婉转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节目能够保持凤凰卫视一贯的文化品位。
在管理风格上,刘长乐也展现出了难得的人文关怀。在那个充满变革与竞争的年代,他却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窦文涛曾在中国传媒大学的讲台上分享过一个细节:刘长乐从不轻易裁员,即便是表现不够理想的员工,他也会给予改正的机会,让他们在岗位上继续尝试。
这种"能养人"的理念,在2002年面临财务压力时受到了严峻考验。当时,公司不得不裁减二三十名员工。这个决定让刘长乐异常痛心,以至于当天特意避开了公司。事后,他更是立下承诺:凤凰终生不再裁员。这个承诺,他不仅做到了,还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做得更好。
除了对内的人文关怀,凤凰卫视在新闻报道和文化节目制作上也始终保持着高水准。《锵锵三人行》以其睿智幽默的对话形式,成为知识分子的"精神食粮";《冷暖人生》深入普通人的生活,讲述平凡中的感动;《开卷八分钟》则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学世界的窗口。
这些节目的成功,源于刘长乐对节目主创团队的充分信任和授权。他很少干预具体的节目制作,但在价值取向和品质要求上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判断。正是这种既不媚俗又不故作高深的风格,让凤凰卫视在竞争激烈的传媒市场中独树一帜。
从2000年到2013年,这十三年间,凤凰卫视不仅实现了商业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树立了一个媒体应有的专业精神和文化担当。在刘长乐的带领下,凤凰卫视用实际行动证明,坚持品质与商业成功并不冲突,反而能够相得益彰。这种坚持,也为后来的中国传媒业树立了一个重要的标杆。
2013年,传统媒体行业迎来了巨大的冲击。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崛起,让电视开机率持续下滑,曾经辉煌的传统电视媒体纷纷陷入经营困境。站在这个时代的十字路口,刘长乐开始思考凤凰卫视的转型之路。
在寻找转型方向时,刘长乐的目光落在了当时方兴未艾的互联网金融领域。这个决定,让一他的女婿贺鑫走上了台前。这位毕业于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的音乐人,此前一直游离于凤凰卫视的核心业务之外,甚至连他的妻子刘点点在集团内也只是挂名副台长,主要负责中华小姐环球大赛这样的单一项目。
2014年,凤凰金融正式上线。这个新生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打着凤凰卫视的品牌招牌,连Logo设计都与电视台如出一辙,只是换了配色。贺鑫作为实控人和法人代表,开始主导这艘互联网金融的新船。值得注意的是,刘长乐并未直接持股凤凰金融,而是通过凤新科技进行间接持股,这种复杂的股权架构在日后成为争议的焦点。
凤凰金融的发展初期恰逢互联网金融的风口。平台借助凤凰卫视的品牌效应,快速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凤凰卫视的知名主持人频繁在各种场合为凤凰金融站台,电视台的公信力被充分转化为金融平台的信用背书。
2015年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刘长乐意气风发地谈论凤凰集团的转型成果。在他看来,凤凰从传统媒体向新金融领域的转型是成功的,这种自信甚至让他忽视了互联网金融行业中潜藏的风险。
到了2020年,P2P行业的全面崩塌,凤凰金融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这场金融危机不仅让投资者蒙受损失,更严重损害了凤凰卫视多年积累的品牌声誉。
2020年末的香港,维多利亚港的晚霞依旧绚丽,但凤凰卫视总部大楼的气氛却愈发凝重。随着凤凰金融风波持续发酵,这个创立了二十五年的传媒帝国,正在经历它最黯淡的时刻。
2021年2月26日,创始人刘长乐正式卸任行政总裁一职。这个决定虽在意料之中,却仍让业界震惊。
更让人意外的是,仅仅两个月后,刘长乐清仓式抛售其在凤凰卫视的全部股份。这位曾经信誓旦旦要打造"除CCTV外最具影响力的华语电视台"的传媒人,最终选择了彻底切割。而在股份出售后的第十二天,他的女婿贺鑫因凤凰金融案被刑事拘留,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给刘长乐家族带来了更大的打击。
危机往往是连锁反应,刘长乐在美国的豪宅也被挂牌出售。家族成员的离场也在持续进行。刘长乐的两个女儿,虽然早年就在集团担任职务,但实际参与度并不高。刘点点虽然挂名副台长,但主要工作仅限于中华小姐环球大赛的运营。IM电竞另一个女儿刘滴滴在集团内的存在感更是微乎其微。
作为刘长乐的妻侄,刘爽在凤凰卫视工作了整整二十年,曾被视为刘长乐的接班人。2023年3月25日,当刘爽提交辞呈的那一刻,也标志着刘氏家族与凤凰卫视的彻底诀别。至此,这个传媒帝国的创始家族,完全退出了他们亲手打造的舞台。
这场退场大戏,不仅是一个家族企业的沉浮,更折射出中国传媒业的时代变迁。从1996年创立之初的意气风发,到2021年的黯然离场,凤凰卫视的命运起伏,某种程度上也是传统媒体在数字化浪潮中挣扎求生的缩影。
凤凰卫视是我看到的最真实的电视节目,不吹捧不作假还原历史真象,客观评价现实社会问题与国际形势,就这样的电视频道现在却无法看到,为什么?是动了某些利益集团的蛋糕还是违背了某些组织的政治利益?
凤凰卫视最伟大的功绩,就是挖掘出了那些被历史尘埃掩盖的抗日老兵!让他们的抗日功绩重见天日,为全社会所知道!从而引起重视,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恢复荣誉!得到承认!在抗日老兵心里注入阳光!这是莫大的善举!宽慰了抗日老兵的心灵!